許育鳴建築師|法鼓文化人生雜誌-當代寺院專章-香港 志蓮淨苑。
香港 志蓮淨苑以盛唐敦煌莫高窟第172窟北「觀無量壽經變」圖作為佛寺設計規劃藍本,以中軸線為主體布局,呈現對稱、均衡的唐代建築風格。(照片來源:維基百科)
許育鳴建築師前往印度參訪,其中一站為卡里石窟(Karli)。本次主要參訪卡里的支提窟第八窟,為印度前期石窟(西元前三世紀到二世紀)的代表。第八窟整體設計精簡,在前室的進深處有前方後圓的禮拜堂,後圓的中心則雕有佛塔。
許育鳴建築師前往印度參訪,其中一站為遺世獨立的象島石窟(Gharapuri)。此石窟以印度教神祇濕婆之雕刻聞名於世,從雕像中可以看見人們虔誠的敬畏心,而梵天、毗濕奴、濕婆(Shiva),也代表著整個現象界的生生繁衍。
許育鳴建築師前往陝西法門寺參訪。相傳,印度阿育王為了弘揚佛法,將佛舍利分送至世界各地,並建塔供養,法門寺是便是其一。法門寺寺院為仿唐建築,多為1980年代陸續建造,而其佛塔則是依造明代重建樣式興建而成。法門寺地宮供養佛舍利,是千百年來著名佛教聖地。
許育鳴建築師前往陝西法門寺參訪。相傳,印度阿育王為了弘揚佛法,將佛舍利分送至世界各地,並建塔供養,法門寺是便是其一。法門寺寺院為仿唐建築,多為1980年代陸續建造,而其佛塔則是依造明代重建樣式興建而成。法門寺地宮供養佛舍利,是千百年來著名佛教聖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