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建築

金門黃奕炳將軍「思源第」
金門縣金沙鎮
黃奕炳洋樓建築造型的呈現,在於訴求閩南式建築的淳樸感,屋頂造型採用燕尾式屋頂,與此區域的建築相呼應。
建築外觀的造型及材質,延續右方黃卓彬洋樓的樣式,將「番仔樓」和「閩南厝」融合為一體,並選以清水素面磚,取代花俏之仿煙燻紋燕尾磚。表層灰泥粉刷亦在四種灰色層次中,挑選出符合古典歷史年齡的配比。

金門縣消防局
金門縣金寧鄉頂林路315號
位於金寧的消防局,是許育鳴建築師在金門的第一個新建作品,立面造型以金門地標「得月樓」為意象延伸,表達金門特有之洋樓建築語彙。
1997年委任設計。

金沙民眾公墓祭祀堂
金門縣金沙鎮蔡店
以金門傳統建築樣式,突破單層規制,以閩南式二層為主體;輔以金門特有建材,燕尾磚、花崗石、閩南瓦而成,恢宏巍峨、肅穆莊嚴。


金門胡璉將軍紀念館
金門縣金寧鄉506號
2012年落成啟用。位於金門和平紀念園區內,為紀念胡璉將軍任金門防衛司令部,著力於經濟、民生、教育及前線戰備各建設而興建,為地下一層、地上二層的建築。
紀念館在設計上以延續碉堡地景景觀及改變氛圍為主,建築主體造型在隱喻公園大自然的肌理,層層交疊的屋頂與遠處的綠意相呼應,與整個基地周圍的大自然環境共存。
圖片來源:金門縣政府

金門和平紀念園區
金門縣金寧鄉506號
配合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紀念,將林厝砲戰地原本肅殺的軍人防空碉堡營區,以和平紀念園區的公園型態呈現,包括胡璉將軍紀念館及景觀園區。
紀念園區基本分區架構,源自於歷史、生態、景觀三軸互生的設計理念,藉由歷史與景觀兩大主軸,形塑原有林厝砲陣地的精髓,並進行整合;同時配合原地貌,打造園區新入口意象。

桃園中壢圖書館
桃園市中壢區中美路76號
傳統的圖書館設計以「藏」為出發,即是以行政及管理的觀點,設計出以管理角度為重的環境。這樣的設計在運作上相當有效率,卻會在無形中影響使用者的學習模式,和現今普遍提倡閱讀的需求有所出入。
中壢圖書館的設計,轉而以「學」為出發點,空間配置透過設計上的巧思,強調開放教育空間模式,以提昇整體閱讀氛圍,進而影響使用者的學習意願與效率。

桃園新屋農會大樓
桃園市新屋區中華路242號
新屋鄉農會建築群建於日治時代,主要作為碾米及稻穀倉庫,為典型客家農業類建築。穀倉指定為歷史建築後,在穀倉側面建本棟大樓。
為了產生整體協調之建築簇群,並尊重保存之旣有穀倉空間,乃延續現有中央廣場之簇群模式,將舊大樓拆除,原地重建新大樓,以維持原有合院空間型態,反映傳統建築之組織架構。於2006年完工啟用。

雲林麥寮豐安國民小學
雲林縣麥寮鄉後安路227號
校園建築,選擇讓學生可以較為沉靜放鬆的樸實色澤,搭配開放式空間,寬敞、引光入室的概念。建築另一側畫上了大片彩繪圖樣,增添活潑氣息,並帶有麥寮當地的意象。

新店張北里活動中心
新北市新店區德正街23巷25號
為二層樓建築,外牆以橫木格柵相疊搭配白牆,並設有S型外廊遮陽牆。頂樓以斜屋頂,象徵延續原野公園的地勢起伏,並與周邊公園綠意相呼應。
一樓設置多功能教室,提供人們運動使用,也可做為銀髮俱樂部;二樓為開放式圖書室。